地藏经在线网
地藏经在线网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正法眼藏-白云禅师 佛祖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传 证严法师说故事
主页/ 佛本生故事/ 文章正文

佛教经典故事,让你马上开悟

导读:佛教经典故事,让你马上开悟佛教故事乃导人向善之机,开悟人生之理,故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大部分经典都有譬喻之说让人明白了解佛教文化。往近就是慧能大师论述的《六祖坛经》,坛经中机缘品记载了不少经典...
佛教经典故事,让你马上开悟

佛教故事乃导人向善之机,开悟人生之理,故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大部分经典都有譬喻之说让人明白了解佛教文化。往近就是慧能大师论述的《六祖坛经》,坛经中机缘品记载了不少经典的故事。以下就是今天论述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佛法。

【智隍开悟禅定】

有一个修禅学的智隍,当初参拜过五祖弘忍,自以为已经得到了禅家正道,长期在庵庙里打坐修行,已经二十年了。慧能大师的徒弟玄策,云游到了河朔一带,听到了智隍的名声,就到庵里去访问他说:“你待在这儿做什么?”智隍回答说:“入定。”玄策说:“你说在入定,你入定时有心念呢,还是无心念呢?如果是无心念入定,那么一切草木瓦石都应该能入定。如果是有心念入定,那么一切有情有识的普通众生也应该能入定。”

智隍说:“我正入定的时候,看不见什么有心念还是无心念。”玄策说:“看不见有心念还是无心念,就是【常定】,那怎么会有出定和入定?既有出定和入定,那你就不是真正的定。”智隍没有话回答了,过了很久,问玄策说:“师傅你是谁的弟子啊?”玄策回答:“我的老师是曹溪六祖。”智隍问:“六祖以什么为禅定?”

玄策说:“我的师傅所讲的禅定,是妙不可言的【圆寂】境界,本体和应用融合为一,五阴本来是空无一物的,六尘也并非真正存有,所以没有出定和入定的区别,也没有神定和神乱的区别。禅的本性是不执著,不对禅定着意进入或者离开。禅的本性是不生不灭,并不执著要产生禅思冥想,而是心如虚空,但也没有对虚空作度量的标准。”智隍听了以后,就直接前来参见慧能大师。

大师问他:“仁者从哪儿来?”智隍讲述了与玄策相会的情况。大师说:“正像玄策说的,你只要心如虚空,又不着意于追求空的意识,那就能自在应对运用而通灵无所障碍,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能无所用心,无论是凡俗人还是圣人的情感都忘掉,主观和客观的差异都消除,这样你的本性和表相没有区别,你就无时无刻不在入定了。”

智隍听了以后获得大觉悟,超越了二十年的刻意修行,不再执著了。那一天夜里河北地区的士子和百姓都听见天空中有声音说:“智隍禅师今天悟道了。”智隍后来拜辞大师,返回河北,弘扬禅学,教化僧俗四众弟子

阿德经解析:何为【常定】,即一切物除心之外心念不生,于内自存本真。如果可以做到这样,那么就是【常定】。玄策在告诉智隍“既然如此为定,何有出入”如果在生活中我们明白【常定】,就不会执着于出定和入定。五阴即色、受想、行、识;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若能于内自存本真,于外心念不生,五阴尽如虚空不染六尘,那么六尘亦非真正实有,就可以达到不可思议的【圆寂】境界。

【圆寂】即圆满无碍智慧、光明、平等、寂静的真如状态。慧能大师告诉智隍“达到了这种境界,没有了执着,这就是顿悟的本身,能达到无时无刻都在禅定当中,这样就可以在生活中传播无上佛法。”本文论述的不是很好,其中真义实也不知,亦可如此了解:智隍如果执着于禅定,那么实者自度,并不能为他人布施佛法,顿悟之后把禅定融合在生活中,那么就可以度化众生。

禅定即分渐悟和顿悟,顿悟看着简单其实很难,如果没有渐修次第的基本,佛法因缘的加持,不能保持真我,说悟非悟。这就是今天的佛教经典故事,希望可以让你马上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