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在线网
地藏经在线网
心经原文 心经译文 心经注音 心经经典 心经视频
主页/ 心经译文/ 文章正文

心经略释

导读:[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定是何经,故说经名。不但唯假设名言,一切经无不摄集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中,故亦是经之母。此中薄伽梵者,谓摧伏蕴魔、烦恼魔、死魔和天子魔等四魔,皆由此般若波罗蜜多义,令魔不能得便,一切魔悉无依处故;圆满具足六种殊胜功德(自在圆满、相好圆满、祥瑞圆满...
  [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
  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定是何经,故说经名。不但唯假设名言,一切经无不摄集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中,故亦是经之母。此中薄伽梵者,谓摧伏蕴魔、烦恼魔、死魔和天子魔等四魔,皆由此般若波罗蜜多义,令魔不能得便,一切魔悉无依处故;圆满具足六种殊胜功德(自在圆满、相好圆满、祥瑞圆满、声名圆满、智慧圆满、精进圆满),智慧一切功德,亦皆从般若波罗蜜多加持力而生;不住涅磐盘,亦是以般若波罗蜜多义破除一切心意识分别,永离一切习气故,名为薄伽梵。母者是说三世一切诸佛皆从修习般若波罗蜜多义而生,若由般若波罗蜜多义所生,其般若波罗蜜多者,即成为一切诸佛之母,故名为母。般若者是说由闻思修三种般若,如实了知真实性,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者谓由般若不见所有法故,无相、超过二边及超出生死故,即名波罗蜜多。心者谓在《十万颂般若经》等之内,乃至一切甚深殊胜的小经,无不摄集于此经中,故名为心。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者,谓在《十万颂般若经》中亦说:若顶礼般若波罗蜜多,如同顶礼三世一切诸佛故。是为积集福德资粮和供养故而顶礼。已明顶礼,当释经文。
  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从头至尾,以七种义显明解释。何等为七?(一)因缘,(二)趣入般若,(三)空性的相,(四)般若的修行境,(五)般若的功德,(六)般若的果,(七)般若密咒。
  此中因缘,谓从“如是我闻”乃至“及诸菩萨摩诃萨俱”;趣入般若,乃至“五蕴体性皆空”,空性的相,乃至“无智无得,亦无不得”;般若的修行境,乃至“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安住修行;般若的功德,乃至“究竟涅磐”;般若的果,乃至“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般若密咒,乃最后的咒。以上经文。
  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
  “如是我闻”,是说一切大乘经皆由圣者妙吉祥菩萨听闻,总摄为我闻。此中“如是”,是诠说般若心要所有异门差别性,“我闻”,是说在世尊前亲耳所闻,从《吉祥歌》所说,是由现前耳根听闻,故名为闻。“一时”,即是说般若心经之时,不应作为其他时宣说,应为世尊住王舍城于诸眷属唯独一次宣说之时。“薄伽梵”,是显此中大师是谁,所在何处,所有眷属是谁,集会后当作何义。大师即是佛世尊,境是王舍城鹫峰山中,眷属是大比丘僧及诸大菩萨僧。集会后当作何义?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中词义如上所说。“王舍城鹫峰山中”,王舍城是共称摩竭陀国坚影王(或影胜王或瓶沙王)的中心地,是这一地区城市的总称。鹫峰山(山如鹫鸟,旧译灵鹫山或耆奢崛山)即在此地区,此地宽广,鹫峰山上为众鸟所集之处故名。“与大比丘众”,是说力大数多,“及诸菩萨摩诃萨”,是说般若波罗蜜多义,一切圆满现前而又安住般若波罗蜜多的众多菩萨。“俱”者是说世尊由众眷属围绕而共俱住。以上释因缘义竟。
  经云: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
  世尊为加持一切眷属,及悲愍一切有情故而入定。此中“甚深明了法之异门”者,是说由此教法而了知所缘一切法,及超过一切边,故名甚深明了,入三摩地即是甚深定。“复于尔时”,是说诸眷属众集会及入定之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的中间,圣者观自在菩萨为一切眷属,及悲愍一切有情故,而观察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性,除五蕴等法体性皆不可得自性本空外,别无有法,是为密意。“五蕴”者,谓色蕴犹如聚沫,受蕴如水上泡,想蕴如阳焰,行蕴如芭蕉,识蕴如幻化。“体性悉皆是空”,是说彼等五蕴皆由自性相空,因超过一切边而无相故,即名为空性。
  “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此显大声闻中般若最殊胜的舍利子,承如来加持威力,而请问圣者观自在。“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善男子”者,是说若从大乘经所生,即成为如来之子。“若”者是说谁能趣入大乘,即堪称为谁。“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说由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即是修行一切法真如甚深离言说故。“欲修行”者,是说应当如何修学,若欲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义,即应当如是了知而修学。此是请问。
  “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是为答问。是故经云:“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这是说若欲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应如以下所说义如是观察,此即如实照见彼等“五蕴体性皆空”,谓彼等五蕴由自性皆空。由于无相,过去时不生,现在时不住,未来时不灭。一切时中无生住灭,即无住性,远离言说,即名空性。“照”者是说如实照见真实性,除彼以外悉无所见。以上释趣入般若竟。
  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

\

,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中“色”者,是说由于未悟入空性体性,即由错乱心思见色而起分别,或虚构增益言词。“空”者即是由色之自性空,由于过去时无相,则不可得,现在未来时亦无相,由于(实有、自性)不可得,即不住一切边,及不住一切(有为法、实有)事故,名为空性。“空即是色”,即是于空性不可得之自性中,但有假立色名,不是别有彼色,故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说凡所有色,彼即是离言说的空性,离开色寻求空性亦不可得,即名色不异空。所有离言说的空性中,若离假施设色名别有,亦不可得,即名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说如是说色,亦照见其余诸蕴皆同于色体性皆空。所以经云:“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所言“舍利子”者,是为令不散乱善于听闻的呼唤词。如是一切法空性者,如于五蕴如是宣说,复令了知六处乃至一切相智的中间,一切世出世法悉皆性空。
  “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无相”,是说犹如虚空无相,既无烦恼相,亦无清净相。“无生无灭”,是说现在已生,先无后有,“灭”谓先有后无,但在空性中皆不可得,昔本无生,若无有生,后则无灭。“无垢离垢”,“垢”者谓诸识能取所取分别所行境,空性则已超过诸识,故名无垢。“无离垢”者,是说既无有垢,则无垢染可离。“无减无增”,“减&rd

\

quo;谓有情,“增”谓佛陀。“无”者谓空性中寻求有情与佛陀皆不可得,故名无减无增。经云:“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色”,“色”是所应观察相,空性无相,故空性之中无色。“无受”,如是“受”者是领纳相;“无想”,“想”是能取相;“无行”,“行”是现行造作相;“无识”,“识”是能取各各差别相,因空性中不可得,故无诸识。一切皆无者,谓诸五蕴是有漏相,空性中无诸五蕴。“无眼”,此中“眼”者是所见相,空性无相,故空性中无眼。“无耳”,如是“耳”者是闻相;“无鼻”,“鼻”以嗅香味为相;“无舌”,“舌”以尝味为相;“无身”,“身”是触相;“无意”,“意”是能分析各各差别相,空性中无相故无意。如是六根是能取相,因空性中无相,故无六根。
  “无色”,“色”是显色形色相,因空性无相故无色。“无声”,如是“声”者是悦意不悦意相;“无香”,“香”以嗅味为相;

\

“无味”,“味”以尝为相,“无触”,“触”以能触粗软为相;“无法”,“法”以种种差别为相,因空性无相,故名无法。如是诸境是能缘之缘相,因空性无相,故无诸境。无眼界乃至无意界及无意识界,于此十八界者是有坏相,空性中无相,故无十八界。
  “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无明”乃至“老死”十二缘起,是能取生死轮回的相,空性无相,故无无明乃至老死。“无明尽”乃至“老死尽”,是涅槃清净的相,因空性无相,故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苦”是烦恼相,“集”是近取亲因相,“灭”是寂灭相,“道”是智相;因空性无相,故空性中无四谛。
  “无智”,“智”是以现见一切法为相,空性中无相,故无智。“无得亦无不得”,“得”者谓得无上正等菩提,“不得”者谓诸有情不得无上正等菩提。“无”者谓在空性相中,既无无上菩提,亦无有情可得,故名无得亦无不得。由彼等异名差别,说明一切法皆由自性空性,如是空性即是如是故。以上释空性的相竟。
  经云: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
  这是说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安住修行,是为令未悟入般若者令其悟入故,唯有具足此般若波罗蜜多为修行境界,乃是修行空性的相,因一切法悉皆空故。“诸菩萨众”以“无所得”而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说从初入大乘的诸菩萨众,若欲了知五蕴乃至一切相智的中间悉无所得,而不见一切法有微尘许自性故,所以应当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法空者,是说不住自性,若不如是了知,即会由无明错乱心思而成暗昧,于三有苦海中流转漂泊。是何错乱心性,若以闻思修三种般若观察,由于心无所得,则不见烦恼生死,亦不见清净涅槃,亦不见五蕴乃至一切相智,不见空性,不见无相,不见无生,以及亦不见无灭等,真性中亦不见般若体性,悉无所见即见心性。如是见心性者即见菩提,若见菩提法性则为见佛,以法性见佛,由此自体即圆满无上正等菩提成佛。
  有对此段文怀疑说,如是唯说悉无所有,岂不成为外道断见,及堕声闻寂灭之中吗?答曰:不会如是,因为以不可得的理趣,能作一切有情义利而回向无上菩提;乃以六波罗蜜多等不可得的理趣,能作如是修行,故无过失。以上释般若的修行境义竟。
  经云: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
  若于般若波罗蜜多空性义,在听闻思惟和修习的中间无有恐怖,即能遮止心意识分别及一切习气,名为心无障碍。如从凡夫、外道、声闻和独觉所行境界,完全超过已后,断尽一切烦恼障,及断尽一切所知障,即能到达究竟大涅槃。以上释般若的功德竟。
  经云: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是说十方世界三世善逝一切诸佛,亦依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讽诵、修习及为他演说,以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证得圆满无上正等菩提而成佛。三世一切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多而生,若从般若波罗蜜多所生,其般若波罗蜜多即成为一切诸佛之母。以上释般若的果义竟。
  经云: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咒,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咒。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罗峨帝,波罗僧峨帝,菩提莎诃。
  “是故”,谓如上所说,即名是故。“般若波罗蜜多大密咒”,“真实无倒”者,是说明了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义,即名为密咒。一切世间法亦当成为大乘无上菩提,自利利他亦当成就无上菩提,故名真实无倒。“是大明咒”,是说般若波罗蜜多义,即是大明咒。若显示贪□痴及一切生死苦恼皆不可说,无有自性,其般若波罗蜜多即是大明咒。“是无上咒”者,是说般若波罗蜜多者,能成就无上菩提,是名无上咒。“无等等咒”者,是说般若波罗蜜多不与世人、声闻及独觉所行境界相等,而能与一切诸佛智慧相等,即名无等等咒。应当了知,“能除一切诸苦之咒”者,是说若能受持、读诵、讽诵、如理思惟,并能为他演说般若,则无眼病等一切病苦;并能获得十方诸佛及天龙等救护;及由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即能断除一切恶趣及一切生死苦海,故知是能除一切诸苦之咒。此般若波罗蜜多咒者,是摄集一切甚深殊胜义,其自体即成就,则为加持之咒。
  经云: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
  是说三世一切诸佛,即是从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而成佛,所以趣入大乘的诸菩萨,亦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多。
  经云: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尔时世尊从彼定起”,是说世尊入甚深三摩地的威神之力,加持舍利子请问,观自在菩萨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义圆满,故“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哉善哉”者,是赞叹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义,与佛所说相同,真实无倒,是故赞言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彼应如是修学”者,是说观自在菩萨如是所说,等同一切诸佛所说无异,故言“如是”。圣者观自在菩萨如是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说趣入大乘的诸菩萨众应当“如是修学”。“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是说观自在菩萨所说,一切如来尚作随喜,何况其他更无疑惑。时薄伽梵欢喜,即说是语已,由说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切会众眷属亦皆通达般若波罗蜜多义已,对于大乘无有障碍,故生大欢喜,即名“说是语已”。所以“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姿纳弥扎(胜友)造释圆满。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汉有七种译本,鸠摩罗什法师译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玄奘法师译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后五种译本都译为《心经》。罗什和奘奖法师二种译本,都无经前因缘序分,及经末流通分,其余五种译本,皆有序分和流通分。《心经》是一部单独的经,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有说者、闻者、时间、地点,是集一切大乘甚深殊胜经之中心要义,并不是从《般若经》中某一品或某一段经文的抄经。虽有七种译本,但与经义并不相违,只有各据版本不同而译文稍有差异,如果将七种译本对照研究,可能会对此经更有深刻理解。自玄奘法师译出《心经》后,受到汉语系佛教徒的普遍重视及喜爱读诵、书写和修持,寺庙中还作为常课念诵,其古今汉文注释可能约有百家之多,但缺汉译本注释。
  藏译本《心经》只有一译,没有异译本,是藏传佛教徒日常必诵的经,它收编在《甘珠》“般若部母子十七分”中的“子部”。藏译本注释,据布敦大师的《大宝藏论》说有八种,但有二种未得本,故今“德格版”亦只刻六种,今译《心经释》即是六种释中的一种。所依汉译经本,是以法成法师的译本,因此本与藏译本经及六种释本完全相符。法成法师是公元八世纪西藏人,是精通汉藏的大译师,他从汉翻臧的经论不少,如《楞伽经》及圆测法师的《解深密经疏》等。姿纳弥扎论师(胜友),亦是七世纪由西藏赤松德赞王,特从迦湿弥罗迎请到我国西藏翻经讲学的大译师,因他译经贡献很大,所以被尊称为“恩师”。因汉文缺《心经》译释,故令从藏本六种释中选译胜友释,供喜诵《心经》者研读。
  ──译者识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于北京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
  〔古印度〕扎夏萨生论师释 任杰由藏译汉
  顶礼妙吉祥童子及圣观自在菩萨
  此经当以十义显明释:(一)般若之名,(二)因缘,(三)入定,(四)论议,(五)趣入般若,(六)般若之相,(七)般若之所行境,(八)般若之功德,(九)般若之果,(十)般若蜜咒。
  (一)般若之名: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若无有名即不能了知其法,为了所缘法故而说经名,是故名为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是于彼“般若”有世间、出世间和无上般若三种。世间般若谓染污,于无常执为常,于不净执为净,于苦执为乐,于无我执为我。出世般若谓声闻独觉了知补特伽罗无我,因了知有为法无常,有为法皆苦,补特伽罗无我,及了知涅盘寂静。无上般若者谓如来知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因知无相、无愿及空性,故此为无上般若。“圣”谓由般若远离忧苦,是为世间出世间最殊胜的般若,即是无上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说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一切有情在被生死轮回贪欲逼使的中间,要由此般若船筏而度向涅盘彼岸,即名波罗蜜多。“心”谓《般若十万颂》一切经皆合集于此经内,故名为“心经”。同时,如来所说教法之内,唯此胜义般若波罗蜜多最为殊胜,故名心经。
  (二)因缘。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
  若不说明此经因缘,即不能了知于何处,于何等众宣说,为了说明于何处,于何等众所说,故说因缘。“如是”者是说以下之经义,由此断除虚构增益和损减。“我”是表现前亲耳听闻,因为仅有现前听闻,但并没有通达其义。“闻”谓能听闻之耳根由识所取之词义。“一时”者谓一次听闻,前时或后时。“薄伽梵”(世尊)谓永断见道所断和修道所断的一切烦恼,故名薄伽梵。问:于何处宣说耶?答:是故说言“住王舍诚”,因彼城特别殊胜,故名王舍城。彼城广阔住于何处尚未确定,是故则说“鹫峰山中”,因彼山高大,如鹫鸟形,故名鹫峰。摧伏一切烦恼故名“●刍”,由诸外难不可转移,名之为“僧”。“大”谓数多及功德广大,故名为大。自己为求安住无上菩提,故名“菩萨”,为安立一切有情于不住涅盘地故,名为“摩诃萨”。“俱”者,当知是由修圣道者共所俱住。即由此等,说明于何时,谁于何处,宣说何等教法。那末,是何时耶?谓于一时之时宣说。由谁宣说?由薄伽梵。由此说明大师圆满。于何处宣说?于王舍城鹫峰山中,由此说明住处圆满。于何等众宣说?谓于大●刍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众,由此说明眷属圆满。
  (三)入定。入定者是说:若不入定,观察诸法尚未明了通达,为观察诸法所应通达明了故而入定(佛经因缘有二。一是共因缘,即一切经共有:时间、处所、大师和眷属四种;二是特殊,即此经有别经无,如主伴皆入定,即《华严经》及此经是。)
  经云: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
  “尔时”是指何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之时,入三摩地之时。入何等三摩地?谓“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此中若是能持自相及共相即名为法。彼等“法之异门”者,即是法蕴,应作为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甚深”者应是无生无灭由自性空之义,因为入三摩地时,即证蕴等诸法无生无灭,是故此定之名为“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明了”谓所通达义,“入”者即是于三摩地相续安住,心一境性之词义。
  (四)论议。若不说论议,当成为无谓之谈而词无联系,为了令词句联系而不失其本意,故说论议。
  经云: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
  “复于尔时”,是指何时世尊住王舍城入三摩地时,即是彼时。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之时。菩提谓心中之真如实际,为获得彼真如实际而勤奋精进者名为萨●(菩提萨●即菩萨)。历经长时断除烦恼所知二障,即名为“圣”。“观自在”者谓从三种大悲心(生缘悲、法缘悲、无缘悲)中,以无缘大悲之理趣,悲愍观一切有情,即名观自在。为了所断一切有情之忧苦而获得自在者,即名自在。般若有三种,若就能断除五蕴自性,名般若剑;若就摧伏苦蕴,名般若金刚;若就破除无明暗昧,名般若灯。总的来说,以一切相无分别般若,证一切法空,即名般若,由此般若即能到达彼岸,即名波罗蜜多。波罗蜜多亦有三种,即世间波罗蜜多,出世间波罗蜜多,出世间的胜义波罗蜜多。此中世间波罗蜜多者,谓能遮止三恶道苦;出世间波罗蜜多者,谓永断生死轮回后,获得寂灭一方面之涅盘;出世间的胜义波罗蜜多者,谓观三界如梦,亦不乐欲于涅盘,观一切有情如幻,亦不希求佛果,因为一切法皆自性涅盘,若获得无住涅盘者,即名获得胜义波罗蜜多。
  问曰:此处所说是何般若波罗蜜多耶?答曰:是故所说“行深”,“深”谓无生无灭,“行”谓修行的境界,因为修无生无灭,即是行“般若波罗蜜多”。“观察”即是所缘无生无灭,不但缘无生无灭境,亦皆“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此中有二种空,即无为法如虚空之空,及胜义中圣者根本智远离能取(内心)所取(外境)以各各自证空(根本定唯缘自证智境空),即名照见五蕴远离能取所取之空义。见有三种,即凡夫异生及外道见,声闻及独觉见,菩萨及如来见。此中凡夫异生及外道见者,谓见五蕴为命者,有我和有补特伽罗。声闻及独觉见者,谓见五蕴为苦为集。菩萨及如来见者,谓观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
  (五)趣入般若。由于不了知趣入般若的方便,即说明请问词
  经云: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
  问曰:彼又云何请问耶?答曰:“时具寿舍利子”等文,说明圣者舍利子是问者。问曰:为何不问其他菩萨,而唯独问一切菩萨中的观自在菩萨耶?答曰:因为尔时即是说此般若波罗蜜多之时,无数百千眷属集会之内,彼观自在菩萨是会主,因此圣者舍利子,承佛威力,为断自他之疑故,于此即有以下请问等义。“时”谓显示以下所说何等之义。“承佛威力”即是诸如来之加持义。“舍利子”是随母亲舍利迦之名,故名舍利子。乃至“作是语已”之文义,皆是请问义。“若”者是说于谁根性堪能听闻之词义。般若波罗蜜多有世俗智般若,及胜义智般若二种。此中世俗智般若者,谓了知一切法如幻、如阳焰及如梦。胜义智般若者,谓了知一切法犹如虚空,离言说绝思惟,由此般若即能到达无住涅盘,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其实,无生无灭甚深义,即名般若波罗蜜多。“修”是指菩萨补特伽罗(人),“行”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之法。问曰:“复当云何修学”耶?答曰:从闻思修三门如是趣入般若波罗蜜多义,即于四种修行都应当修学。四种修行者,谓以无分智修胜义;以离烦恼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以无耽著修行成熟一切有情;以无贪染修行成熟一切佛法。复当云何修学者,即是于此四种修行都应当如是修学。
  (六)般若之相。若不了知其相即不能悟解义理,故说明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的答问词,即是答具寿舍利子如是所问以下之词义,若“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
  经云: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问曰:应当如何观察修学耶?答曰:是故上说“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五蕴者谓色受想行识皆由自性空。空有五种:即先无空、灭无空、毕竟无空、观待无空和无性空五种。如乳中无酪名先无空,酪中无乳名灭无空,兔子头上无角名毕竟无空,马中无牛名观待无空,一切法皆无自性名无性空。从这五种空中,五蕴等以无自性空,即是应当观察之空义。
  色空者谓色为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色(色的因素,名因色),空谓胜义法界空性相,彼色等皆性空,因彼空性相无二,超越算数,及永离我及我所见。若是远离能取所取即是无二真如相,一切法无不摄于空性相中。地水火风四大种亦是无相,因为无实有、无我、无自性,但并不是极微灭后而成为空性。若是由自性本空,即名“色即是空”,若色由自性本空,其色自己即是胜义空性,因为若离彼色自性空,则别无胜义空,故名“空即是色”,因为胜义空自己即是色的空体之词义。问曰:那末,如何证知色空即是胜义空耶?答曰:如《圣无尽慧经》云:“菩萨入法界圣智(根本智)的法界,虽是地水火风界,但法界非坚湿暖动相,法界与一切法相应。何以故?若以空相应,说名相应,是故当知色空即胜义空性。”于此二种即名色空。色有三种,即:遍计色、所分别色及法性色。此中诸凡夫异生计地水等坚相者,名遍计色;与境相应识所行境之色者,名所分别色;远离遍计色及所分别色的真如相者,即名法性色。因为彼法性色中若无遍计色及所分别色,即名“色即是空”。法性色空性,岂离所分别色及遍计色别有,故说“空即是色”,因法性色空,彼自己即与所分别色及遍计色同一相义。凡所有色,彼即是空性,即名“空即是色”,因离开色别无空性,色相空与胜义空二者不异,若彼是一,则离色别无空性。问曰:何为不异?答曰:远离增减,及永断二边的自性空相不异故。若色自己即是空,故所有色相彼亦是空性相之词义。若是空性彼即是色者,谓所有空性相彼亦是色相之词义。
  由此说明,一切有情成为卑劣凡夫从无始以来在生死之中,五趣流转轮回,皆因于五蕴十八界久经惯习,即于彼五蕴十八界等而生贪著,执有为法为实有,是故如来宣说自性皆空。若执色相以坏灭为空,另有一种对治为空者,即是贪声闻寂灭一方面之涅盘,故说彼色即是空,为离贪著于色,则堕生死暗昧边,故佛说对治。若空性即是色,声闻人证无我后,计色坏灭为空而生空相,则堕涅盘边,故佛说对治,说明色空则以为无有者应当断除。于此是说,为了断除执色相故而说空性,若又起一心于空执为相,所以空色二种相执都应断除,因为相者谓缘某相而成为障碍所应通达彼真如相,故执空性为实有亦是相。譬如有人眼患翳障,离舍出走,走道右边,则有荆棘陷井,若走道左边,则有深渊悬岩。若有一人眼无疾患,言有荆棘陷井,则堕深渊悬岩边,言有深渊悬岩,则堕荆棘陷井边。此显中道安乐悉无障碍险阻,则能到达本处,此喻相同。翳障者喻诸异生由烦恼所遮障,声闻由所知障所遮障,荆棘陷井,谓补特伽罗贪著色等相,则堕生死轮回边,深渊悬岩,谓声闻贪著涅盘,则堕空边。有眼士夫者即是如来,以般若明净慧眼,观见色等皆由自性空性,因生死如幻故,亦不弃舍生死轮回,三界如梦,亦不乐求涅盘功德,由入中道无相、无愿及空性之道,即能到达无住涅盘究竟之处。是故,说明执相者则有深渊悬岩险峻之过患故;及不应取著一切有为与无为相。如是受想行识悉皆是空,亦复如是。
  如上所说“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说色空即说明色即是空,及空与色不异之词句,释彼三种类推,即成六种。释三种者,第一由自性空说为一种;中间三种假设名言类推,说为一味;最后轮回异生住实有边,声闻住涅盘空边,断除彼二边即入中道正行,这三种一一中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一类推,即成六种。五蕴或四蕴,其理亦如此释。如是所释,彼此五种皆空,其余受想行识,亦应说为彼此五种皆空。
  彼等诸法在自心相续中,心者谓于无色空性相,由习气成熟即依彼色蕴。又如空器而依于器,器若坏灭则无依处,大空不异,与彼相同,是说由观察此色蕴空,其心蕴亦无依处,因为与胜义法界不异。问曰:如何观五蕴是由自性空耶?答曰:如《圣无尽慧经》云:“色蕴如聚沫,不堪执取,受蕴如水泡,刹那无常,想蕴如阳焰,由渴爱颠倒执取故,行蕴如芭蕉树,剖析无实心,识蕴如梦,执取错乱境故。是故五蕴无我、无补特伽罗、无有情、无命者、无养者、无士夫,五蕴体性亦复如是。由因我及我所空,无生不生,无虚空界无为,说为自性涅盘。”如是了知外境四大(地水火风)皆空,即是色空,了知内四心识皆空,即名空空,由于永断色与空一相,远离能取所取,即名解脱身。
  (七)般若之所行境。若不了知所行境界,即不能修行,为了安住观行修习故而作解说。
  经云: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
  “是故舍利子”者,谓指如上所说。“一切法空性”的一切法者,是说依于五蕴,乃有五根、五境、十八界、十二处,及缘起等事。说明一切法皆依五蕴,若通达彼五蕴皆空,当知彼五蕴的一切支分皆是空相。譬如若通达身之主体皆空,当知附带手足等亦皆空。“无相”谓超越一切法的相与相,即名无相。“无生无灭”,是说先无而后有者名生,先有然后无者名灭。然此佛性法界胜义空性者,既无前际亦无后际可得,是故名为无生无灭。有情在五趣之内流转时,佛性并无有垢染可清净,虽圆满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但佛性亦无有增加清净,故名“无垢”。譬如蚂蚁虫子身中而佛性并无有减少,名为“无减”,虽然成佛法身而佛性亦无有增加,故名“无增”,何以故?超越思惟言诠不可称量故。彼二种法界中由于业烦恼不生,名为“无生”,若是无生则无有灭,故名“无灭”。因法界自性清净,故无有净,名为无净。这是说自性清净,并不是说客尘离垢清净,名之为净。(客尘离垢清净者)谓若永断杂染品惑,于法界无减,名为无减,若清净增长时,但于法界并无增加,故名无增。
  如上所说五蕴各各差别,说明体性皆空,若谓于心中分别相是五蕴空,则对于空无有分别,即色等名言不应施设建立,所以分别名相应当破除故。如是所说空性者,即名无色无受等,是说五蕴由自性空,因为已超越名言无分相,即无有施设色等相故,即名无色无受,是名无色无受之词义。又于空性中色等名亦不可说,亦是受等不可说之词义。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此为六根,因六根虽是依于五蕴,但六根非五蕴,六根亦不异五蕴,故名为无(六根)。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此为六境,由因无明增上,业习成熟,以杂染心执有为果法为实有,但在胜义中皆由自性空,故名为无(六境)。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此乃十八界。于彼十八界,由无六根,则无六识之所依故,若无外六境,内六识则无依处,单一不生,故六识亦无故,是故亦名无十八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者,此是入独觉乘的所行境界。因以无明为缘,乃至老死之间是为总说,广则以无明为缘乃至则见有: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无明者谓从我见所生,我执从无实法生,是故无明亦是无实法,譬如家中长夜暗冥,由一灯生其暗刹那即无,亦不现彼无实之法。如是说明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的无明暗昧,若以般若灯观察刹那即无,亦不现彼无实之法。明者但从无明相反唯假立名言,由于无有无明,明的名言亦不成立,故“无无明”。亦无无明可尽,因无有无明之事,故无无明,即不现无明之事,故亦无有无明可尽,故名“亦无无明尽”。
  “无苦集灭道”者,此是入声闻乘的所行境界,名为四谛。谛有三种,即世间谛,出世间谛,及胜义出世间谛。此中世间谛者,谓了知五蕴为集及老死之苦。出世间谛者,谓了知苦集灭道。出世间圣谛者,谓了知五蕴无生即是苦谛智。谁能摧伏三有即是集谛智。由于了知无明及诸随眠皆由自性无者,即是灭谛智。于法平等性而无一切虚构增益,此名道谛智。如是诸谛在胜义中皆自性无,即名为“无”。问曰:云何名为诸谛皆由自性无耶?答曰:如《圣无尽慧经》云:“云何菩萨观谛善巧,谓此五蕴是苦,若如实通达苦相性空,即名苦圣谛。五蕴为爱因及见因者名集,若不执取彼等爱因和见因而不虚构增益者,彼名集圣谛。若了知五蕴前际不来,后际不去,现在不住者,名为灭圣谛。若以无二圣智根本定知四谛悉皆空性,即名道圣谛。”
  “无智无得,亦无不得”者,此是菩萨入大乘的所行境界。彼菩萨断除烦恼及所知障的圣智,即名无二智,因在胜义中无智,故名“无智”。得者谓先无名得,若有得亦有空,若有果当有坏灭,佛性于一切有情平等安住,彼昔本皆空,后亦无得。仅约十地次第而言,但以渐次净治阿赖耶识无明习气,无明习气净治后,如佛大圆镜智之法界中,谓得与不得,皆无名言可施设,即名“无得亦无不得”。是故,如《般若波罗蜜多七百颂》云:“不行一切相是名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者是名得无上菩提。”
  (八)般若之功德:观行无上菩提者,虽是空性之体,但并非无有般若波罗蜜多之果,说有,是为生起欣乐精进故而说功德。
  经云: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盘。
  “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而住,“是故”谓如上所说。“以无所得”者,是说无上菩提之果无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罗蜜多”而住者,是说不住一切相。“心无障碍”,是说断除内心习气及外境一切相,故名为无。“无有恐怖”,是说设若心无障碍,即无有生死轮回及生恶趣之恐怖;及于甚深法无生无灭之境无恐怖故。“超过颠倒”者,是说于阿赖耶识中无明习气,见外境无实法而有种种行相,即名颠倒。此中是说,若证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断尽烦恼障及所知障后,即“超过颠倒”,即名到达“究竟涅盘”。无明是一切烦恼之所依事,内十二缘起为生死轮回之因,以至最后际皆唯与苦蕴而结合。若了知无有无明,即无诸苦及无一切烦恼,是故名为“究竟涅盘”。
  (九)般若之果:若无有般若波罗蜜多之果,而修行则无义意,为此,故释果义。
  经云: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是说此处的三世,即过去世、未来世和现在世的不同时期,住在三世中的诸佛善逝。“佛”谓超越三界生死垢染,已获得般若眼,名之为佛。其实,成就如来法身后,般若、圣智(佛本有智德圆满)、三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及佛不共法等,无数功德悉皆圆满,彼即名佛。“依止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说安住一切无相。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从般若波罗蜜多而生皆是相同,所以此般若波罗蜜多,名为一切诸佛之母,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即名佛陀。“无上”谓超越三界,“正等”谓真如无倒法究竟圆满。“菩提”谓真如法界。佛以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理趣而修行成佛,与过去诸佛无不相同,因为功德相同故。
  (十)般若密咒:为了不堕于一切相故而解说。
  经云: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蜜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咒,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蜜咒。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罗峨帝,波罗僧峨帝,菩提莎诃。
  “是故”是说真实无倒,以离言说名无愿,彼等为(语)真实;由无身行后无相,为身真实,以离心思名空性,为意真实,如是即与圣者三解脱门而不相违。以般若波罗蜜多断除一切心行分别相,同时入胜义门,与无分别之胜义相顺,故名“真实无倒”。能灭除内识一切习气,即名“般若波罗蜜多大蜜咒”。外境一切相由自性智断除,即“是大明咒”,灭除内外二者一切相,即“是无上咒”。由能成就佛果,即“是无等等咒”。能断除一切恶趣诸苦而能作一切有情义利,即名“能除一切诸苦之咒”。“当知”者,是说当知此般若波罗蜜多,是能到达成佛之因的定词。此般若波罗蜜多咒者,是为世间及出世间福德资粮之因。世间福德谓其利益,不为烦恼魔障所损害,并能保护。出世福德者,谓依此咒当成为般若及圣智。
  经云: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尔时世尊从彼定起”者,是说唯除如来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义外,其他不能宣说。圣者观自在菩萨宣说,及舍利子听闻,是承佛三味加持之威力,而作宣说及听闻。是故世尊从彼定起,观察因清净及果清净后,世尊即“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是说佛观察因果清净后,即说善哉善哉已,天人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义显明广释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