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林禅师

"

道林禅师幼名香光,杭州富阳人。据《景德传灯录》记载,道林禅师九岁出家,二十一岁至荆州果愿寺受具足戒,后来前往长安,在西明寺随从复礼法师。

道林禅师——谥号圆修禅师

道林禅师——谥号圆修禅师

道林禅师与白居易之间的故事

关于道林禅师的生平是需要师兄多多去了解的,特别是关于道林禅师和白居易的故事,师兄一定要去看看,这对佛法的修行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道林禅师与白居易之间的故事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道林禅师与白居易之间的故事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原来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这首七佛通偈看起来虽然稀松平常,可是又有几人能够做得到呢?如果人人能够消极的不为恶,并且积极地行善,人间那里还有邪恶?社会那里不充满爱心和乐呢?也因此白居易听了禅师的话,完全改变他那自高自大的傲慢态度。

道林禅师与白居易之间的故事

以上就是关于道林禅师和白居易之间的故事,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则故事,但是里面所蕴含的智慧,还是需要师兄用心的去学习的。

...查看更多
道林禅师的生平

关于道林禅师的生平,是需要师兄一定要了解的,只有对道林禅师的生平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师兄才能算是真正的认识了道林禅师,也知道要如何向道林禅师学习。

道林禅师的生平

杭州鸟窠道林禅师,本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姓潘,名香光,9岁出家,21岁于荆州果愿寺受戒。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学华严经、起信论。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即思维静虑,摆脱一切尘世烦恼的自我思想修炼)。道林问:“初云何观?云何用心?”复礼久而无言。鸟窠深施三礼而退。未得“禅那”真功。不久,唐代宗诏国一禅师至阙,鸟窠前去拜谒,遂得正法。及南归孤山水福寺,孤山有辟支佛塔,时道俗共为法会,鸟窠振锡而入(锡即锡杖或曰禅杖,杖头有金属环,僧人拄杖走路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名之曰振锡)有灵隐寺韬光法师问曰:“此之法会,何以作响?”鸟窠曰:“无声谁知是会?”后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禅师。在鸟窠禅师栖止旁又有鹊巢,喜鹊与他和平相处,毫不害怕,所以有人又叫他鹊巢和尚。有侍候他的小和尚会通,忽然想离他而去,鸟窠禅师问:“弟子要下何往?”会通说“我为求法出家,和尚什么也不对我讲,我想到别处求法去。”鸟窠曰:“若是佛法,我这里也有一些。”会通问:“什么是师傅的佛法?”鸟窠禅师从自己袈裟上拈起布毛吹之,会通一下子领悟了玄旨。

道林禅师的生平

唐宪宗元和中(806~819),白居易侍郎出守杭州,慕名去孤山拜谒鸟窠禅师。白问:“禅师住处甚危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说这是三岁小孩子都说得出的道理。师曰,三岁小孩子虽说得出,八十岁的老人不见得能实行。白居易听后无言以对,作揖而退。鸟窠禅师于长庆四年(824)圆寂。

道林禅师的生平

通过以上对道林禅师生平的介绍,师兄对道林禅师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也知道了道林禅师对佛法的贡献是很大的,而且道林禅师身上的精神也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

...查看更多
道林禅师:什么是三宝

关于道林禅师师兄在了解了之后,就要向他去学习,同时也要多多了解其它的佛学相关知识,这对佛法的修行是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关于什么是三宝?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道林禅师:什么是三宝

佛教中的“三宝”即指的是佛、法、僧。为什么称为“宝”呢?

首先他们是稀有难得的,茫茫世间中,能真正一窥其真实的实在不多见,且不仅能自我完成破除虚妄还能帮助众生见证实相的更是少之又少。

又因为三宝是真实的见证者与体悟者,所以远离有漏法中的无常,成就真实中的不变。如此就如宝珠可以作为世间的装饰,佛、法、僧就庄严着清净的出世间法。

将佛、法、僧称之为宝并不是一种文学修饰,而是修学者内心的真实的感受,是真正认识到佛、法、僧功德后的依靠,唯有用如获珍宝的心态去依止佛、法、僧后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加持,并非佛、法、僧有所偏袒,只是沉净的信心之水必然会映现出三宝明净的功德之月。

从汉至今,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了两千多年,以致于当我们说到“佛”的时候,各位应该是不陌生的,我们生活中总是能或多或少的发现与佛教有关的影子,但当我们更加深入的去探讨佛教时,我们又会感觉我们对他好像不够熟悉,可能这还需要我们更多一点的了解。

道林禅师:什么是三宝

佛宝

佛,其实应该全称为佛陀,如果翻译成中文就是觉者、觉悟、觉悟真理的意思。但这样说的话,很可能造成你的无感,因为觉悟这个词实在是抽象了,我们很难在内心中生起一些感受。那不如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具体的一个人觉悟的历程上吧。

他就是悉达多太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释迦牟尼佛。他有具体的时空坐标,有父母亲属,有妻子家眷,也有恐惧忧愁,甚至还有出生、成长、疾病和去世,几乎和我们没有差别,但他最终超越烦恼与忧愁,成为世间的觉者。

佛陀的故事,或许可以触动你对真理的向往,因为你会看到自己的身影、看见真理的光明、看到超越烦恼的希望。佛陀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觉悟,而是慈悲和智慧的生动展现。当然,我没有办法在这里去详述悉达多太子的一生,以及如何从烦恼中走向觉悟的。但是我推荐大家去从经典中去认识他,你对佛陀的理解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清晰,这也会促发你对觉悟真理的热情。

法宝

当你也愿意去觉悟真理时,那就要去了解“法”了,法可以说是佛陀所证悟的真理,也可以说是佛陀引导我们证悟真理的方法。

我们常常会听到“标月指”这个比喻,深夜中我们茫然无措,不知明月在何处,这时一位智者指出了明月的方位,我们顺着手指的方位看去便可见到一轮皎洁的明月,我们应该可以从明月和指头上去理解真理和引导证悟真理的方法的关系。

僧宝

因为对法有足够的热情,希望自己的生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践行法的轨迹,所以有人选择和悉达多太子一样,以出家的方式去追随真理实相,无论是已经证悟实相的还是正在为证悟努力的出家众,都是值得我们赞叹,由这些证悟或未证悟的出家人组成的团体,便是我们皈依当中的僧宝。

道林禅师:什么是三宝

对道林禅师了解了之后,也对三宝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多多了解这些,对师兄去学习佛法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让师兄有更大的收获。

...查看更多
道林禅师:涅盘是什么意思

道林禅师是师兄在学习佛法的时候,肯定要了解的一位禅师,他对佛法的贡献是很大的,同时对后世也是有很大的影响,除了要对道林禅师有一个了解之外,师兄对佛教常见的涅槃一词的意思也是要有一个了解的。

道林禅师:涅盘是什么意思

涅盘,佛教用语,读作:niè pán。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指经过几年或则几十年的修养,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随缘而不变的圆满境界。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盘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

涅盘又译为般涅盘、波利昵缚男、泥洹、涅盘那,意译为圆寂、灭度、寂灭、无为、解脱、自在、安乐、不生不灭等。佛教教义认为涅盘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灭尽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盘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从此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轮回。

道林禅师:涅盘是什么意思

这个术语最早源自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当时众说纷纭也都无法实证什么是涅盘;后因佛陀降生示现成佛转法轮,教导弟子们才渐渐有人实证涅盘,也就是声闻四果阿罗汉、辟支佛舍寿时取证有余涅盘,也是生命的本际,而证得佛果的人,是取证无余涅盘。当有佛教的修行者过世时,许多人会尊称他们进入涅盘或圆寂了,而涅盘也经常被一般人认为是死亡的同义语。

《涅盘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盘。”

道林禅师:涅盘是什么意思

不管是道林禅师也好,还是涅槃也好,都去了解了,对佛法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同时也是可以让师兄在了解的过程中,领悟佛法的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功德利益。

...查看更多
结语

道林禅师禅师所居竹阁,后来扩展为广化寺。穆宗长庆四年二月十日,道林禅师对侍者说:“吾今报尽。”言讫坐亡,世寿八十四,法腊六十三,塔于孤山之西,谥号“圆修禅师”。